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原创 作者:利家安金业
黄金成为了2024年以来表现最佳的资产之一,由于经济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投资价值愈发凸显。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如果在2024年年初投资1万元购买黄金,到现在这笔投资的价值已经超过1.6万元。尽管自2025年5月以来金价进入震荡期,但这并未阻止市场上各类配置黄金资产的理财产品陆续推出。
一、“黄金+”策略的兴起
目前,“黄金+”策略在国内资管领域正逐渐升温。多个理财机构,如招银理财和宁银理财,纷纷推出以“黄金+”命名的系列理财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机构强调这些产品与一般理财产品的不同之处,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指出,随着固定收益利率的下降,“黄金+”产品的吸引力逐步上升。相较于个人直接购买黄金,这类产品通过专业机构的管理,不仅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控制投资心理,还能提升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黄金+”的概念很简单,就是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黄金,以增强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具体而言,配置5%以上黄金的多资产组合便可归类为“黄金+”产品,这涵盖了银行理财、FOF(基金中的基金)和保险资管等领域的多种产品。
二、市场数据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有24只“黄金+”产品,其中有2只产品的黄金配置比例超过10%。相比之下,去年这一数字为21只,而2021年仅有1只。此趋势表明,随着市场对黄金投资价值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资管产品开始重视黄金的配置。
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FOF产品数量达到515只,其中234只持有黄金,约占45%。而在2020年底时,134只FOF产品中只有27只配置了黄金ETF,比例为20%。这些数据反映了黄金在资管领域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在银行理财方面,2025年8月13日的数据表明,有44只理财产品名称中包含“黄金”二字,仅在2025年7月就有4只新品问世。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对于“黄金+”理财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三、黄金的配置策略
在具体的投资产品中,招银理财推出的“黄金+”系列便是一个典型示例。该产品策略为“不低于80%固收打底+不高于20%黄金等增强”,旨在利用黄金的投资机会以实现稳健的避险抗通胀。
宁银理财的“黄金+”产品则归属于“固收+”系列,固定收益部分主要投资高评级信用债,增强部分则配置黄金类资产或黄金挂钩型策略。例如,“宁银理财沁宁添金固收类日开30天持有理财2号”以10%为中枢,最高可配置20%黄金相关资产。
相较于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在黄金配置上的比例普遍更高。数据显示,大部分“黄金+”公募基金的黄金配置中枢约为5%,而银行理财的中枢约为10%,保险资管的比例则高达15%至30%。
四、黄金的独特优势
黄金之所以成为“百搭”的投资选择,主要原因在于其与其他资产的关联性较弱,使其成为对冲其他资产波动的优选方案。根据华夏基金的测算,黄金与沪深300、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等股票市场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7、0.10和0.08,表明黄金能够有效对冲这些权益市场的波动。
尽管黄金本身不产生利息或分红,但其长期的收益表现仍然相当可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从1971年至2025年,黄金的年化收益率约为8%。
五、国内外的配置趋势对比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际资管机构的“黄金+”产品黄金配置比例已超过15%。例如,日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的某只多资产组合基金的黄金仓位高达19.8%,成功抵御了股债波动并贡献了主要收益。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的黄金配置比例达到28.8%。这些数据表明,国际机构普遍将黄金视为战略底层资产,以对冲系统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并提供长期稳健回报。
相比之下,国内资管机构在“黄金+”产品的推出上尚属起步阶段,更多将黄金视为战术性投资,因此配置比例相对较低。
六、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央行购金的常态化,黄金的避险属性备受关注。叶倩宁指出,在高赤字压力和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黄金的中长期看涨趋势依然明显。尽管当前金价处于相对高位,央行与机构对黄金的配置需求仍然强劲,为金价提供了支撑。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黄金+”系列资管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其长期稳健的回报及风险控制能力。王立新强调,与个人直接购金相比,“黄金+”产品通过专业机构的管理,能有效帮助投资者维持投资纪律,避免因金价波动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总之,随着市场对黄金的认可度提高,黄金在资管领域的应用将愈发广泛,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