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来源:原创 作者:利家安金业
近年来,全球金价的持续上涨,离不开各国央行的积极购金行为。尽管2025年二季度国际金价突破3300美元/盎司后,全球央行的购金速度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去美元化”及外汇储备多样化的需求,央行购金的长期趋势依然持续。本文将详细分析全球央行购金的现状及其对金价的影响。
一、全球央行购金的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7月底,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已达到2300.41吨,环比增加1.86吨,连续第九个月增持黄金。这一趋势表明,中国央行对黄金的重视和信心。此外,波兰央行、土耳其央行等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央行近期也纷纷增持黄金,显示出全球央行对黄金资产的偏好。
波兰央行:
作为2023年最大的黄金买家,波兰央行在二季度增加了19吨黄金储备,尽管这一数字低于第一季度的49吨,但上半年其总购金量达67吨,现持有黄金总量达515吨,占其外汇储备的22%。
土耳其央行:
在第二季度,土耳其央行的官方黄金储备(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增加了11吨,几乎是第一季度增幅的两倍,现总储备量已提升至635吨。
哈萨克斯坦央行:
在二季度,哈萨克斯坦央行的黄金持有量从6吨增加至22吨,其中6月单月购金6吨,总量达306吨。
捷克以及其他央行:
捷克央行在二季度增持了6吨的黄金,总储备达到62吨。吉尔吉斯斯坦央行则在第二季度维持其黄金持有量在38吨,其他如卡塔尔、柬埔寨、加纳等央行也有小幅增持。
净卖家: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6月成为唯一的净卖家,二季度净售黄金总量为5吨。乌兹别克斯坦和德国央行也减少了黄金储备。
二、全球央行购金的趋势与影响
市场普遍猜测,央行的购金行为可能不仅限于公开数据,还可能存在未披露的购金行为。根据金属聚焦(MetalsFocus)的估计,二季度未报告的全球央行购金量约为90吨。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央行购金166吨,环比下降33%,这是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高于2010年和2021年平均季度水平的41%。上半年,全球央行的总采购量为415吨,较2024年上半年的525吨减少了21%,为2022年以来的最低上半年采购量。
三、央行购金的未来展望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5年央行黄金调查结果,绝大多数(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增加黄金储备,其中43%认为自己的黄金储备也将在同一时期增加。这个数据表明,没有央行预计会减少其黄金储备,显示出央行购金计划依旧以买入和持有为主。
随着各国外汇储备的强劲增长,或在金价疲软的情况下,央行的购金行为可能会重新点燃。一方面,金价的强势上涨往往会抑制央行的增持欲望,而二季度购金放缓的现象并不意外。如果金价回调,央行的购金活动有望再度加速。央行的购金行为相较于投机资金更加稳定,实实在在的黄金持有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全球央行购金的持续趋势为金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近期购金速度有所放缓,但从长期来看,央行对黄金的青睐并未改变。在全球经济动荡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依然稳固。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应关注央行购金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保障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