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4 来源:原创 作者:利家安金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核心问题是:降准黄金会涨还是会跌?简单来说,降准通常被视为黄金价格的利好因素,因为它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可能削弱本国货币并引发通胀预期,这些都有利于黄金。然而,这并非一个绝对的因果关系,黄金价格的最终走向是多重因素复杂博弈的结果。本文将深入剖析降准影响黄金价格的内在逻辑,并结合2025年的宏观经济背景,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投资参考。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它指的是中央银行下调商业银行必须缴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举个例子,如果原来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需要将10元存入央行,只能将90元用于放贷。当降准至9%时,银行可用的贷款资金就变成了91元。
降准的核心影响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意味着银行体系内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信贷投放,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理解这一点,是分析其对黄金影响的基础。
降准并非直接作用于黄金,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黄金的吸引力。其主要路径如下:
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趋向宽松,这通常会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黄金是一种“零息资产”,持有黄金本身不会产生利息收入。当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降低时,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即放弃的利息收入)也随之下降。这使得不生息的黄金相对于生息资产(如债券、储蓄)的吸引力上升,从而可能推动资金流入黄金市场,推高金价。
降准意味着本国货币的供应量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本国货币贬值。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性资产。如果中国央行降准,人民币可能面临贬值压力,而国内投资者为了对冲本币贬值的风险,会增加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的需求,从而推动国内金价上涨。从全球视角看,若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实施降准或量化宽松,导致美元走弱,则会直接提振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黄金价格。
降准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如果最终成功流入实体经济,可能推高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黄金历来被视为对冲通胀的有效工具。当市场普遍预期通胀将升温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购买黄金来保全资产购买力,这种需求的增加会为金价提供支撑。
降准的本意是刺激经济,但如果市场将其解读为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央行才不得不“放水”托底,反而可能加剧市场的担忧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降低,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从而推动金价上涨。
必须强调,降准只是影响黄金价格的众多因素之一,其效应可能被其他更强大的力量所覆盖或扭转。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如果中国降准的同时,美联储正处于加息周期或紧缩周期,美元会因息差优势而走强。强势美元会对国际金价形成强大的压制力,此时中国降准对国内金价的提振作用可能非常有限,甚至被美元的强势所抵消。
战争、重大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等“黑天鹅”事件会极大提升市场的避险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会成为主导价格的核心因素,其影响力远超过单一的货币政策调整。
市场更关注的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如果降准后,通胀并未如期上升,甚至出现通缩迹象,而名义利率又处于低位,实际利率可能不降反升,这对黄金反而是利空。同时,若降准成功提振经济,市场信心恢复,资金可能从黄金市场流出,转向风险更高的股市,导致金价承压。
面对降准消息,理性的投资者不应简单地认为“降准=金价必涨”,而应采取更全面的策略:
答:不一定。市场对政策的反应存在预期和兑现的过程。有时降准消息公布前,市场已有预期,金价可能提前上涨,消息公布后反而出现“利好出尽是利空”的回调。金价的即时反应还受当时市场情绪、其他突发事件共同影响。
答:两者都是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影响逻辑相似,但强度和直接性不同。降息直接降低资金价格(利率),对黄金机会成本的影响更直接、更强烈。而降准主要通过增加资金供给来间接影响利率。通常,市场认为降息的信号意义更强。
答:这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标的。
答:除了降准,央行的降息、量化宽松(QE)等宽松政策都是黄金的利好因素。相反,加息、缩表等紧缩性政策则会增加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对金价形成压力。
总结而言,降准确实是支撑黄金价格的一个重要积极因素,但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当时的经济背景、市场预期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合力。在2025年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投资者更需要具备全局视野,深入理解资产价格背后的驱动逻辑,从而做出审慎而明智的投资决策。